当前位置:首页->要闻播报->市县动态

构建保护治理大格局 为古城绘下更多绿色

来源:辽阳日报  作者:资源厅管理员一 时间: 2024年03月28日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辽阳市自然资源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文圣区小屯镇水峪村地区存在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深入调查问题成因、综合分析生态特点,积极申报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通过实施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对水峪村地区生态环境实施全面治理。并在总结水峪村地区治理项目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探索治理新模式

  实现多元主体联动效应

  在推动修复工程实施中,辽阳市自然资源局逐级成立了由市、县(市)区政府及自然资源、财政、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形成了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工作。相关管理人员、规划设计人员、相关领域专家、本地居民等多方面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以流域为单元统筹部署,初步探索出多要素系统治理的新模式。在较大空间尺度内实施规模较大的生态保护修复,以及规划、设计、实施、后期管护,在不同尺度上确定不同的目标任务、解决不同问题,体现了生态修复措施的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同时,为当地居民创造替代生计,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相关产业,在帮助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的同时,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管护和维持。

  直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契合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需求

  辽阳市自然资源局抓住三个方向,对水峪村地区6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破损矿山3500亩,使该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观,成功解决昔日环境痛点。一是挖掘历史成因。水峪村地区蕴藏丰富的建筑石料用灰岩,是辽阳市采矿行业集中区域,长久以来不规则开采导致坡面长时间风化剥落,岩体原生结构面长期裸露,矿区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粉尘污染严重。二是研究化解方法。治理实施方案以“成熟简单,经济节约”为原则,在现场勘测及充分分析矿区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矿区地形复杂、形态多变的现状,立足现在,放眼长远,按照不同边坡现状特点及坑底状态,将治理区分成不同单元,因地制宜提出生态修复措施。三是实现“绿色蝶变”。针对治理区内大部分采矿边坡上部陡立,下部相对较缓,坡底分布有大量废矿渣,且坡底存在挖坑的情况,采用对陡立的采矿边坡进行削坡整形,然后客土绿化;对散布于矿区的废矿渣均清理至坡底挖坑内,并对坡底地面采用随形就势的方式进行回填平整,尽最大限度节约场外运土量,对平整后场地进行客土并植草绿化;对局部地面有一定坡度但坡度较缓的区域客土恢复为林地。通过这些措施,完成植树20万株,恢复草地300余亩。

  秉承生态文化理念

  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系统的稳定推进

  辽阳市自然资源局认真总结水峪村地区治理项目施工经验,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生态修复治理。一是创建行动计划。制定《辽阳市废弃矿山复绿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细化分解年度任务安排,详细研究,摸排生态区域破坏地块,逐步实施治理工程。二是“靶向式”精准施策。修复工程开展中,充分融合治理区立地条件、自然地理、经济文化等实际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的科学治理模式,努力实现修复土地长远效益。三是高质量有力推进。严格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原则”,全流程跟踪工程实施,严格开展工程验收,确保各类修复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修复,久久为功。辽阳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以生态打底,用绿色作画,咬定目标,脚踏实地,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辽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