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四严”执法促进自然资源执法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盘锦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队切实提升自然资源队伍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以“党建+自然资源保护”为理念,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组织引领,坚决扛起自然资源保护重大政治责任,严明制度、严格职守、严肃追责、严加震慑,切实守牢耕地红线。
严明制度,提高执法效能。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制度办事,明确事、权、责。健全双重网格化监管制度,及时调整完善系统内网格员信息,横向打通镇(街)网格员与自然资源部门的信息共享渠道。组织区队(所)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将卫片执法作为日常巡查的辅助和补充,每周报送巡查工作计划和台账。建立案件会审制度,将原来由分局进行案件会审调整为由执法队会审,全面提升违法案件办案质量,强化案件处理过程中内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确保违法案件依法、及时、精准处理。完善涵盖日常考勤、学习培训、党建工作、监督检查等内部管理细则,对执法系统文明执法、队容风纪开展督查检查,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督办,将新要求、新政策、新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
严格职守,彰显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乱占耕地专项清理整治行动,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组织召开全市耕地保护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进行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集中摸底排查。强化全域动态巡查力度和频次。搭建“天上看、地上查、全天候”监管平台,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的“全链条”方式遏制违法用地。与公安、法院、电力、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制止违法行为。完成卫片执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清查整治、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例行督察整改等工作任务。
严肃追责,提高违法成本。把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责任体系作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之一和耕地保护刚性指标,把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查处整改落实结果作为衡量执法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坚决依法依规依程序执法,发现一起查处整改一起,绝不手软,该拆除的拆除、该罚款的罚款、该移送的移送,切实提高违法成本,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严肃追责问责,通过“人防+技防”等多种监管途径对违法占用耕地比例超过15%的县区,启动约谈问责;对违法占用耕地严重的镇街,将有关线索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对执法队失职渎职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严加震慑,营造法治氛围。加大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扩大影响面和教育面,增强执法威慑力和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介,采取法律宣讲、村组张贴海报、农村集市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使“八不准”“零容忍”的要求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使广大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市场主体全面了解相关内容,自觉远离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