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播报->工作快讯

世界地球日|天眼之下:辽宁大地十年蝶变绘就生态振兴新图景

来源: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作者:资源厅管理员一 时间: 2025年04月22日

  今年4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省自然资源厅依托卫星遥感统筹共享服务体系,通过“天眼看辽宁”,调取2015年与2025年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比全省十年间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卫星影像,直观呈现辽宁省生态治理成效。

  当卫星遥感技术以"天眼"的视角俯瞰辽宁大地,这片黑土地上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便呈现出令人震撼的时空密码。从辽东湾的潮起潮落,到辽河平原的沃野千里;从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到沿海经济带的蓬勃兴起,一幅幅跨越时空的遥感影像不仅记录着地理变迁,更诉说着一个区域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交响,见证着这片土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深刻变革。

  矿山“伤疤”变“绿肺”:

  遥感见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

  抚顺市西露天矿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崛起与发展,然而长期的开采也带来了土地荒芜、山体裸露、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自西露天矿启动生态复绿工程以来,昔日尘土飞扬的场景早已远去,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治理,转型升级。通过生态复绿,已累计栽植苗木407万株,完成复绿面积1.2万亩。

  抚顺西露天矿生态复绿改造

  开采已百年的大型矿坑如今蝶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色家园,只有煤矿博物馆还记载着它曾经的辉煌。在生态复绿工程中种下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像是一位绿色的使者,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城市与自然“共生长”:

  卫星视角下的水域污染环境治理

  沈阳的母亲河浑河,曾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在浑河水的哺育下,数百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诞生,沈阳走上辉煌的工业之路。浑河见证了“共和国长子”的辉煌过去,同样也承受了工业残留的余毒,工业余污和废水一度让浑河风采不再。沈阳市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面实施滩地拆迁绿化工程,城区向浑河直排污水的排污口全部截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浑河沈阳市区段滩地拆迁绿化改造

  浑河不浑诠释着沈阳这座工业城市生态决心与智慧。如今,浑河碧波荡漾,漫步岸边,沈水湾公园、西峡谷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郎朗钢琴广场……不仅沿河景点美不胜收,作为沈阳的品牌文化活动之一,浑河岸交响音乐节以多元、创新、包容的艺术品格,让高雅艺术广泛融入沈阳人的生活之中。

  浑河沈阳市区段水域滩地变迁

  “守护每一寸土地,让十年后的卫星影像见证更美的辽宁!”从“天眼”俯瞰到大地践行,这些来自太空的"天眼"影像,终将成为解读这片土地最珍贵的时空档案。未来,全省将持续深化系统治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让“绿水青山”永驻辽宁大地,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家园。

 

 

 

来源: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