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资源厅全力防范台风“卡努”
日前,辽宁省受台风“卡努”影响,省内多地降大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辽宁省自然资源系统为应对本轮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扎实开展风险预警、值班值守、信息报送、专家驻防、避险转移等各项防灾措施。截至14日8时,全省自然资源系统797人次值班值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次,其中一级(红色)预警9次,二级(橙色)预警7次,三级(黄色)预警4次,据此协助大连、鞍山、抚顺等8市地方政府转移受威胁群众11020人次,派出工作人员1403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及重点区域1442处,并由于部署周密,防范到位,目前,各市均未接到灾情险情报告,未接到人员因地灾伤亡报告,地灾灾害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做好本轮气象灾害防治工作,8月8日,自然资源部对辽宁省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并派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工作组赴我省指导工作。辽宁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于8月10日10时启动辽宁省台风、大风Ⅳ级应急响应;12日6时解除Ⅳ级应急响应并同时启动暴雨蓝色预警。
辽宁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紧盯雨情、迅速行动,全力部署台风影响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一是部、省协同,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8月9日,部省会商,全力开展台风“卡努”应对工作,重点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研判、预警信息发布、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加强对市、县防灾工作指导,大力协助政府开展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工作。
二是专家提前驻守,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范能力。8月10日,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派出地质灾害防治专家随部工作组赴岫岩县,11日赴丹东市指导当地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此外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营口、辽阳7市驻守专家均赴现场驻守,增强一线地质灾害防御力量。其余各市驻守专家组根据雨情随时派驻。
三是加密预警频次,及时调度市、县防灾工作。省自然资源厅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除每日16时常规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外,每日6时发布加密预警信息,及时指导降雨区域开展防灾工作;向大连、鞍山等相关7市自然资源局发送《关于应对台风“卡努” 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提醒函》,并与上述7市自然资源局充分沟通,调度部署防灾工作。
四是扩大防范区域,落实群测群防等各项措施。按照省政府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在做好全省170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防范工作的同时,扩大防范区域,将623处重要点位按照隐患点管理,安排部署群测群防、避险转移等各项防灾措施,并确保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确保群测群防员末端落实关键作用充分发挥。
五是落实值班制度,加强避险转移人员管控。省自然资源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值班人员及时汇总、整理、上传、下达各类相关信息,按自然资源部要求落实速报、直报制度,对市、县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按照《关于开展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采用现场核查和电话抽查的方式,落实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情况,确保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杜绝擅自回流。
六是预置技术力量,随时开展应急支撑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人员及卫星指挥车、无人机等设备严阵以待,一旦出现灾情险情,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会商研判,预防次生灾害。
截至8月14日,自然资源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组成的工作组先后赴鞍山、丹东、本溪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省自然资源厅8个省级驻守专家组分赴大连、鞍山等雨量较大地区,加强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力量,发挥最大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