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系统和监管平台促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辽宁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省、市试点单位两个积极性,以葫芦岛市为试点单元,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聚焦“两统一”职责和“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工作主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整合“三调”和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成果,探索构建了市级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系统和监管平台,保障完成了全市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和价值量核算、海砂开采“两权合一”市场化出让等重大任务。目前,葫芦岛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系统和监管平台运行状况良好,初步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布局一张图、资产核算一本账、资产管理一条链、资产监管一张网“四个一”功能,为全面提升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水平、配置效率效益、保值增值和所有者职责代理履行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立资产可视“一张图”。针对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数据标准不统一、空间位置及属性等不明晰等问题,利用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以三调数据和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底图,将自然资源“底图、价值核算、产权、保护和利用、权益维护”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整合处理,分“资源底图、使用权图层、履职主体图层”等6项功能模块,建立形成了葫芦岛市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海洋、森林、草原等7类自然资源资产“一张图”,可按行政区范围、所有者职责的代理主体、资源专题、年度等不同类型需求,多角度、多维度提供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综合浏览、查询统计、专题调阅、数据叠加、分析对比、专题图制作”等可视化应用,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一图纵览”,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定位自然资源资产的空间位置、属性和状态等信息。目前,葫芦岛市已汇总自然资源资产成果数据图层54个,发布地图服务29个。
理清资产家底“一本账”。基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成果,积极对接“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储备、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等现有资源数据,认真厘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指标与资产报告、报表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了集230多项数据指标、34个模型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核算技术方法体系。根据指标模型和技术体系,可快速汇总国有自然资产负债表、国有自然资产管理专项报告等管理需求数据,自动生成编制资产负债表、资产专项报告基本情况简表,以辅助支撑资产负债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编制,实现不同年份、不同区域、不同资源类型、不同资产权属等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成果动态展示,适时分析掌握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形成自然资源资产统计核算“一本账”。
打通资产管理“一条链”。针对自然资源数据分散在不同单位与部门、彼此间无法互联互通、精细化管理支撑不足等问题,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行权主体、行权对象、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受托责任等,结合“统一调查监测、统一确权登记、统一资产清查核算”等资产管理现状,以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资源清单为依据,对各类资源清单进行标图建库,明确市级清单管理资源范围、所有者承担主体、所有者职责及核心制度,打通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有什么—值多少—由谁管—怎么管护—怎么配置—收益如何—怎么考核—对谁负责”的管理链条,全面提升数据汇聚、配置处置、考核评价、权益落实等能力,为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撑。
编制资产数据共享“一张网”。为破解自然资源资产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现象,从信息技术应用布局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管理全局出发,强化部门协同,统一各类数据来源、尺度、精度,制定数据对接标准,明确数据更新机制,与市级“智慧资源”政务审批系统实时进行对接,编制形成了资产管理“一张网”,逐步推进规划、国土、林业、海洋、矿产等领域数据的互联互通互享,切实将资产数据管理转变为政府服务效能。“一张网”涵盖了“资产清查统计、资产规划、资产配置处置、收益管理”等内容,融合“土地供应、不动产登记、耕地保护、三区三线”等数据,通过数据共享利用和空间信息叠加分析,明确保护管控与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范围、数量、价值等信息,动态掌握资产在开发、利用、保护、修复等各个环节变化情况,科学精准对自然资源资产储备、配置、监管、考评等进行全过程管控,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推动自然资源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